导轨端子技术数据中针对硬导线标注的接线面积是指单股硬导线还是多股硬导线?
单股硬导线和多股硬导线都可以。
端子是否需要3C认证?
导轨端子不属于3C认证范围,免3C产品。
通常情况下,端子适用的环境温度范围?
常规端子适用于-40至75摄氏度。
菲尼克斯端子外壳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该材料有何优点?
端子外壳是由可回收PA66(尼龙)制成。这种弹性塑料强度高,不含卤素,且抗紫外线,另外还具有良好的抗热带蚁和白蚁侵害,较高的抗化学腐蚀性和完美的抗老化性,PA66工作温度可达130°C,阻燃等级符合UL94 VO ,无燃烧滴落物。
菲尼克斯组合端子的金属件是什么材料构成的?
菲尼克斯组合端子的金属件是由优质铜合金构成的,具有防开裂,抗腐蚀的特性。金属件的表面镀镍或锡保护。与由钢构成的端子相比,菲尼克斯端子由于其优质的材料可避免如下两种腐蚀现象的出现:一是电解腐蚀,二是锈蚀。这两种腐蚀将导致不可靠的机械及电气连接,螺钉也可能锈死,很难再拧开。
如何理解端子的“脉冲耐受电压”?
脉冲耐受电压用以证明相邻电位间具有足够大的电气间隙。菲尼克斯电气模块化接线端子的额定耐受电压在6和8KV之间。从而有效地确认了接线端子的额定操作电压的操作安全性。
端子技术参数中,“过电压等级”表示什么意思?
过电压等级Ⅰ至Ⅳ级适用以下情况:
1)过电压等级为Ⅰ的器件只能运用于不可能出现过电压的仪器设备中或采用过电压放电器、滤波器或电容对过电压进行抑制的仪器设备中。
注:这一过电压等级的器件多用安全小电压驱动。
2)过电压等级为Ⅱ的器件只能运用于不受闪电高压威胁的仪器设备中。
注:例如家用电器属这一过电压等级。
3)过电压等级为Ⅲ的器件只能运用于不受闪电高压威胁的仪器设备中。但考虑到器件和相关电网的安全性和无障碍可运行性必须对器件提出特殊要求。由器件自身产生的过电压不允许超过过电压等级Ⅱ的值。
注:固定安装的器件,如保护装置、电机保护继电器、开关和插座等都属于这一过电压等级。
4)过电压等级为Ⅳ的器件可运用于受闪电高压威胁的仪器设备中。由器件自身产生的过电压不允许超过过电压等级Ⅱ的值。
一般接线端子的过电压等级为Ⅲ级。
端子技术参数中,“污染等级”表示什么意思?
污染等级1至4:
在DIN VDE 0110:1980-01标准中对污染等级定义如下:
污染等级1:没有污染出现或只有干燥的不导电的污染出现。污染无任何影响。
污染等级2:只出现不导电的污染出现。必须考虑到凝露影响会偶尔出现暂时的导电性。
污染等级3:出现导电的污染或干燥的不导电的污染将变得有导电性,因出现凝露而导致。
污染等级4:污染导致产生持久的导电性,如通过导电的尘埃、雨雪引起的导电性。
一般接线端子按照污染等级3设计。
端子技术参数中,“绝缘材料组”表示什么意思?
绝缘材料可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的大小分为以下四个组别:
绝缘材料组别Ⅰ:600≤CTI
绝缘材料组别Ⅱ:400≤CTI<600
绝缘材料组别Ⅲ a:175≤CTI<400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1000V的场合应选择哪种端子?
UHSK/S 2000,额定电压2000V
爬电距离的定义?
爬电距离指绝缘物表面的两导体间的最短距离。在绝缘材料表面会形成漏电电流途径。若这些漏电电流路径构成一条导电通路,则出现表面闪络或击穿现象。绝缘材料的这种变化需要一定时间,它是由长时间加在器件上的工作电压所引起的,期间周围环境的污染能加速这一变化。
电气间隙的定义?
电气间隙指空气中两导体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与老化现象无关。电气间隙能承受很高的过电压,但当过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此电压会引起电击穿。所以在确定电气间隙大小时候必须以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最大内部和外部过电压(脉冲耐受电压)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