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装一级、二级电源电涌保护器时,后备过流保护装置能不能安装在SPD的后面(串在SPD与地之间)?
后备过流保护装置不能安装在SPD后面,必须串联在SPD前面。
为什么要在电源类电涌保护器(SPD)前串联后备过流保护装置?
电涌保护器后备过流保护装置是指:安装于SPD的前端,作为电气装置的一部分的过电流装置。当开关型SPD续流时间过长,或限压型SPD元器件老化而引起短路时,后备过流保护装置可以自动将SPD从主电源线路中断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在SPD前端安装后备过流保护器,也便于在不影响线路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对SPD进行检测或维护。
电涌保护器的遥信报警功能是通过插头还是底座实现?
“远程遥信报警”功能通过底座实现,底座型号中带有“FM”的即为有遥信报警功能的底座,不带“FM”的不带遥信报警功能。
和相应两款底座配套的保护插头没有区别,比如:保护插头VAL-MS 230 ST,既可以和底座VAL-MS BE配合使用,也可以和底座VAL-MS BE/FM配合使用。
电涌保护器产品型号中的“FM”是什么意思?
FM为“远程遥信报警”的简称,产品型号中带有FM的产品可提供远程状态指示信号。
电涌保护器的参数“额定负载电流IL”是什么意思?
串联安装在被保护回路中的电涌保护器,需要考虑被保护回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工作电流,电涌保护器的额定负载电流IL必须大于该最大工作电流。
电涌保护器的参数“标称放电电流In (8/20)μs”是什么意思?
流过电涌保护器的8/20μs形式的电流峰值,用于Ⅱ类电源电涌保护器的分类测试。
响应时间tA的大小?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测试标准中均未对电涌保护器的响应时间做出规定,对于C级电涌保护器来说,其主要的元器件是压敏电阻,根据世界知名的压敏电阻生产厂家EPCOS给出的资料,压敏电阻最快的响应时间可达到1ns。但是当测试电涌保护器时,得出的响应时间是包括电涌保护器自身和两端连接导线的总体响应时间,通常电涌保护器生产厂家都会标注为25ns,此值大于电涌保护器的实际响应时间。另外,1ns=10-9s,此数量级的响应时间足以满足电涌保护器快速响应的要求,1ns或25ns在此数量级上差别并不大。
什么是雷电电磁脉冲 (LEMP)?
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
什么是综合防雷系统?
建筑物采用外部和内部防雷措施构成的防雷系统。
雷电防护区的定义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
什么是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采用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晶闸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构成的浪涌保护器。通常称为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 (SPD)的作用
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按照浪涌保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浪涌保护器、天馈浪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
什么是等电位连接网络(BN)
由一个系统的诸外露导电部分作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EB)的作用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端子板。
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FEB)的作用
建筑物内,楼层设置的接地端子板,供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作等电位连接用。
什么是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MEB)?
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的金属板
接地端子定义
将保护导体,包括等电位连接导体和工作接地的导体(如果有的话)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端子或接地排。
什么是自然接地体?
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的统称。
何为等电位连接带(EBB)?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
何为等电位连接?
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共用接地系统的定义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防雷装置(LPS)的定义及组成
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的统称。
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内部防雷装置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电磁兼容性(EMC)的定义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的其他设备和系统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哪个系列电涌保护器可用于电流互感器的保护?
因电流互感器的的特殊性,要求SPD无漏电流,可使用VAL-…VF系列产品进行保护,具体选型请咨询人工客服。
VAL-...VF产品和常规VAL-...产品的区别是什么?
VAL-VF产品通过压敏电阻与气体放电管串联,实现无漏电流,可用于电流互感器的保护。
电源类电涌保护器选型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1.安装位置。
2.供电制式,单相/三相供电。
3.相电压/线电压。
4.是否需要远程遥信报警信号?
5.有无特殊参数要求?
电涌保护器SPD的主要非线性元器件有哪些?
空气间隙、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
电涌保护器SPD的定义?
泄放浪涌电流同时限制电压的一种装置,至少含有一种非线性元件
防雷系统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系统,外部防雷措施包括哪些?内部防雷措施包括哪些?
防雷是系统工程,包括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其中外部防雷措施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空间屏蔽措施;内部防雷措施包括:均压等电位、空间屏蔽、接地系统、及过电压保护(即SPD)。SPD是防雷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仅仅安装SPD是不能保证电子电气设备免遭浪涌的损坏的。
电源类SPD的分类?国内标准如何分类?IEC标准如何分类?什么位置安装什么等级的产品?
电源类SPD按照IEC标准分为Ⅰ、Ⅱ、Ⅲ,按照国内标准分为B级、C级、D级。一般来说,按照国内防雷标准,B级SPD安装在总配电箱,C级SPD安装在分配电箱,D级SPD安装在终端设备处。
选择电源类电涌保护器时,应根据线电压还是相电压来选型?
TN-C系统、TT系统、TN-S系统应该按照相电压来选择SPD。而IT系统需要根据是否引出中性线来选型。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应满足GB50057-2010的相关要求。
额定工作电压UN相同,但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不同的Ⅱ类电源电涌保护器应如何选择?
SPD的额定工作电压UN与被保护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相同,选择SPD时,应该根据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来选型。比如VAL-MS系列产品中,额定工作电压220VAC的产品有三个型号,VAL-MS 230、VAL-MS 320、VAL-MS 230IT,这三个型号的额定工作电压均为220VAC,但是其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分别为275VAC、335VAC、385VAC,在选型时应根据被保护回路上可能出现的最大工作电压,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电源电涌保护器的接线线径要求。
在安装电源电涌保护器时,需要考虑L线、N线、PE线的接线线径,可根据国标GB50343-2004标准中的要求安装。
Ⅰ级雷电电流避雷器和Ⅱ级浪涌电压避雷器的区别
Ⅰ级雷电电流避雷器是用来泄放雷电电流的。直接和间接雷击都会引起雷电电流。特征是具有高电流泄放能力。Ⅰ级雷电电流避雷器用10/350us波形的浪涌电流进行测试。
Ⅱ级浪涌电压避雷器是用来泄放浪涌电压的。开关操作,耦合和雷击引起的残压都会产生浪涌电压。Ⅱ级浪涌电压避雷器的相应速度快。Ⅱ级浪涌电压避雷器用8/20us波形的浪涌电流进行测试。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和连接设备的安全,通常将Ⅰ级雷电电流避雷器和Ⅱ级浪涌电压避雷器配合使用。
什么是AEC技术?
AEC技术是菲尼克斯的专利技术。在供电系统中,使用了带有主动能量控制(AEC)的Ⅰ类雷电电流避雷器,Ⅰ类雷电电流和Ⅱ类浪涌电压避雷器可以直接并联安装。这也意味着不再需要安装退耦线圈或者10米以上的最小安装距离。
具有该技术的电源Ⅰ类电涌保护器有:FLT-SEC…系列、FLT-CP-PLUS…系列、FLT-PLUS CTRL…系列、FLT 35 CTRL…系列。
电源类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模式“3+0”、“3+1”、“4+0”分别是什么意思?适用于什么供电系统?
电源类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模式对应“共模保护”和“差模保护”概念,其中“3+0”模式是适用于TN-C系统的保护模式,该模式提供3个限压型的保护模块,分别并联在3根L线与PEN线之间(共模保护),所以用“3+0”来表示。
“4+0”模式是适用于TN-S系统的保护模式,该模式提供4个限压型的保护模块,分别并联在3根L线与PE线之间,以及N线与PE线之间(共模保护),所以用“4+0”来表示。
“3+1”模式是适用于TT系统和TN-S系统的保护模式,该模式提供3个限压型的保护模块,分别并联在3根L线与N线之间(差模保护),以及1个开关型的保护模块,并联在N线与PE线之间(共模保护),所以用“3+1”来表示。
因“3+1”模式同时适用于TT系统和TN-S系统,简化了产品的选型。因此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保护模式是“3+0”和“3+1”,而“4+0”则相对较少。
什么情况下采取双端防雷,双端防雷应如何安装
双端防雷是工程中的一种习惯叫法,指对某一系统中线路两端的设备同时进行电涌保护。在设计时,应根据线路两端不同的设备分别选择相应的SPD对其进行保护。
对设备做耐压测试时,安装在设备前端的SPD应如何设置?
在设备做耐压测试时,电涌保护器SPD应移除或解开,否则将造成电涌保护器故障。
响应时间tA: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测试标准中均未对电涌保护器的响应时间做出规定,对于C级电涌保护器来说,其主要的元器件是压敏电阻,根据世界知名的压敏电阻生产厂家EPCOS给出的资料,压敏电阻最快的响应时间可达到1ns。但是当测试电涌保护器时,得出的响应时间是包括电涌保护器自身和两端连接导线的总体响应时间,通常电涌保护器生产厂家都会标注为25ns,此值大于电涌保护器的实际响应时间。另外,1ns=10-9s,此数量级的响应时间足以满足电涌保护器快速响应的要求,1ns或25ns在此数量级上差别并不大。
在高海拔地区(2000米以上)使用浪涌保护设备,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我们要在高于海平面2000m的地方安装浪涌保护设备,我们需要为每个浪涌保护设备的适应性做单独的评估。由于浪涌保护设备中有多种元件,做出一个完美的评估并不容易。
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浪涌保护设备在安装中下列的技术参数和环境可能受影响,如:
•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MCOV, UC)
• 保护水平Up
• 安装环境(比如:模块之间的距离)
海拔越高必须的爬电距离就越大。具体请咨询人工坐席。
如果设备工作电压大于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会有什么影响?
通过保护元件(如压敏电阻)的电流将增强。增强的电流传导加热保护元件,并可能导致器件过热,若持续时间较长,则元器件可能烧毁。
因此,在选择SPD的时候,要考虑设备上可能出现的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实际工作电压,选择合适的SPD产品。
压敏型电涌保护器的寿命
压敏电阻的寿命主要是受雷电流对压敏电阻的影响:
•浪涌电流峰值
•浪涌电流波形
•浪涌电流持续时间
•浪涌电流的出现频率
这就是为什么难以对压敏电阻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做出判断的原因,压敏电阻器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敏电阻受到的冲击电流的类型。
压敏电阻制造商EPCOS提供了如下数据:EPCOS所提供的压敏电阻可以承受20kA(8/20us)标称放电电流20次(间隔60 s ),或者承受最大放电电流电流40KA( 8/20μs )两次(在无热超载发生的情况下)。
电源类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注意事项
• I类电涌保护器应尽可能安装在接近建筑物入口的电源电缆处,通常安装在主配电箱内。
• II类电涌保护器应安装在控制室内的分配电箱进线处。
• SPD两端的导线应短且直,总连线长度不宜大于0.5m。连接电缆过长会大大降低保护器保护设备的能力。
• 控制柜内的电缆布局应确保受瞬态影响的电缆和已经被I类和II类避雷器浪涌电压避雷器保护的电缆不能直接并联运行。如果可能的话,应提采取适当的屏蔽。(例如使用金属电缆导管) 。
• 浪涌保护装置不应直接安装在下一个敏感的电子设备旁边-由于潜在电感和电容的干扰。
型号中带有“FM”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其遥信接线端子如何接线?
遥信报警功能的产品,可通过遥信接线端子进行远程遥信报警。
正常状态下:11、12为常闭触点,11、14为常开触点。当模块损害时,11、12从常闭状态变为打开,11、14从常开状态变为闭合。
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现场需要选择连接常开触点或者常闭触点,进行远程状态信号的传输。
IT系统(三相不接地)如何进行保护
选择IT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时,应根据线电压来选择电涌保护器,而不是相电压。如380VAC系统,在选择电源电涌保护器时,应选择Uc值在380VAC以上的电涌保护器。
电源类电涌保护器涉及的主要参数的定义
额定电压Un,是制造厂商对SPD规定的电压值。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运行电压(标称电压)有220VAC、380VAC等,指的是相对地的电压值也称为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在供电终端电压波动值不应超过±10%,这些是制造商在规定Un值时需考虑的。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指能持续加在SPD各种保护模式间的电压有效值(直流和交流)。UC不应低于低压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连续工频电压。选择230/400V三相系统中的SPD时,其接线端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TT系统中UC≥1.5 UO;
TN、TT系统中UC≥1.1 UO;
IT系统中UC≥UO;
电压保护水平UP(保护电平),一个表征SPD限制电压的特性参数,它可以从一系列的参考值中选取(如0.08、0.09、……1、1.2、1.5、1.8、2……8、10KV等),该值应比在SPD端子测得的最大限制电压大。通常选择SPD时,SPD的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设备的绝缘耐压水平。
标称放电电流In:流过电涌保护器的8/20us形式的电流峰值,用于电涌保护器的分类类别Ⅱ的测试
脉冲电流Iimp:由电流峰值Ipeak和总电荷Q定义(见IEC61312中雷电流参数表)。用于Ⅰ类SPD的测试,规定Iimp的波形为10/350us,也可称之为冲击电流。
最大放电电流Imax:通过SPD的电流峰值,Imax>In,一般为In的两倍。波形为8/20μs
8/20 µs和10/350 µs的浪涌电流的定义
10/350us 模拟雷击电流波形,其波头时间为10us,半峰值时间为 350us。10/350us波形用来测试I类电涌保护器;
8/20us模拟开关电磁脉冲波形,其波头时间为 8us,半峰值时间为 20us.8/20us波形用来测试II类电涌保护器。
可参见图2
后备过流保护熔断器/断路器的选型
后备过流保护器额定电流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电涌保护器型号和被保护回路的负载来决定,通常电涌保护器厂家会在技术文档中标明最大后备保护熔断器额定电流的大小,供客户参考。实际应用中,可用被保护回路上的断路器电流除以1.6,得到的值与厂家提供的最大后备保护熔断器额定电流值相比,取小的那个值作为后备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后备保护熔断器通常应选择Gl型。
后备过流保护应选择熔断器还是断路器?
常见的后备过流保护装置有熔断器和空气开关两种。熔断器和空气开关的优缺点分别如下:
1) 熔断器属于一次失效器件;空开属于多次失效器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2) 空开两端存在压降,等于加大了电涌保护器两端的残压,而熔断器两端压降可以忽略不计。
3) 熔断器的电流分断能力比空开高;空开有时会出现断路动作失败,因为有这样一种情况:当电流突然增大到一定值时,空开内部接触点可能被大电流熔焊,无法分断,这种情况很少见,但不容忽视。
4) 空开内部的接触点如果接触不良(有可能由非正规操作和高湿度环境引起),可能会引起打火现象,使接触点氧化,增加接触电阻,严重的可能使空开因发热导致接触点焊死失效,熔断器无此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国际和国内标准中推荐用熔断器作为电涌保护器的后备过流保护器,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有些工程师发现,空气开关比熔断器操作起来更方便,所以工程中常用空气开关替代熔断器使用。
电涌保护器的参数“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是什么意思?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是指可以持久加在电涌保护器两端的最大电压。选择电涌保护器时,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额定电压UN和回路中可能出现的电压波动来选择相应的电涌保护器。根据国标GB50057-2010,Uc大于等于1.15UN
菲尼克斯是否提供直击雷保护装置?
目前菲尼克斯不提供用于直击雷保护的装置。依据国标GB50057-2010标准,我国建筑物的外部防雷系统在土建过程中已经完成(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等)。
电涌保护器,能否防止直雷击?
电涌保护器无法防止直击雷,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依靠外部防雷保护装置,依据国标GB50057-2010标准,我国建筑物的外部防雷系统在土建过程中已经完成(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等)。
电涌保护器是针对设备的供电系统和通讯接口进行保护的特殊装置,用于保护设备免受浪涌电压的损坏。
浪涌电压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雷击所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开关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
光伏逆变器交流侧220/380VAC,TN-S系统和TT系统的电涌保护器型号?
VAL-MS 230IT/3+1/FM/S1 (2801497)
光伏1000V DC的电涌保护器型号?
带遥信的产品型号:VAL-MS-CN 1000DC-PV/2+V-FM (2801311)
不带遥信的产品型号:VAL-MS-CN 1000DC-PV/2+V (2801310)
有A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吗?
电源类防雷产品的分类中,只有B级(Ⅰ类)、C级(Ⅱ类)、D级(Ⅲ类),没有A级。
共模保护和差模保护分别是什么意思?
当雷击发生时,在周围会产生一个瞬变的电磁场,处于此电磁场内的导线和金属,将会感应出干扰电压,干扰电压可分为:差模干扰电压和共模干扰电压。
差模干扰电压出现在两条信号线路之间,它和有用信号是串联的,并引起测量误差或误动作。共模干扰电压在对称工作的两条线路上是出现于线路的电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信号的两条线具有相同的干扰电压。
相对应的电涌保护器保护模式就分为共模保护和差模保护。
共模保护:指电涌保护器(SPD)接在相线、中性线对地线之间,线路与设备内电路和器件对地绝缘。
差模保护:指电涌保护器(SPD)接在相线与中性线之间或相线与相线之间。保护设备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路与器件。
信号类电涌保护器是并联在电路中,还是串联在电路中
信号类电涌保护器通常是串联安装的。
信号类电涌保护器模块上的IN,OUT分别是什么意思?
信号类电涌保护器模块上若标记IN和OUT,则表示该模块在安装时要注意安装的方向。其中“IN”端为“未保护端”,“OUT”端为“被保护端”。在安装时,“OUT”端应连接到被保护设备上,且离被保护设备端口越近越好。
若信号类电涌保护器模块上未标记IN和OUT,则表示该模块在安装时不需要注意安装方向,但仍然要注意,在安装时保护器离被保护设备端口越近越好。
光纤线缆能否抵挡雷电电流和浪涌电压?
大部分类型的光纤电缆是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电绝缘材料对雷电电流和浪涌电压不灵敏,因此大部分光纤无需加装电涌保护器。
每次发生浪涌电压后,电涌保护器是否都需要更换?
并不是每次发生浪涌电压后都需要更换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被设计成可以耐受多次浪涌电压,在其耐受范围内,电涌保护器通常不会损坏,只有当模块发生损坏时,才需要进行更换。
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宜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形式、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信号类SPD的分类?
信号类SPD分类:C1、C2、C3、D1、B2,目前我司绝大部分信号类产品均通过了D1等级测试,所以在被保护的信号设备接口处就近安装SPD即可。少数未通过D1等级测试的信号保护器,则应作为“精细保护”模块,配合D1等级产品使用。
信号类电涌保护器选型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1、被保护设备名称;
2、信号类型;
3、被保护设备接口类型;
4、信号传输速率。